姓名:王家祥 性别:男 出生日期:1972年 民族:汉 政治面貌:党的积极分子 职务:董事长 荣誉:优秀企业家
一、我的足迹
1.我于1994年参加工作,在一家甲级设计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,通过行业内专业老师的指导栽培,个人不断努力勤奋学习,得到院方认可,幸运的被院内委派担任几十万平米建设工程驻现场代表,这次机遇我得到了快速成长,在此期间设计及参与审核各类结构形式设计案例。再次感谢院方领导给了我就业的机会,感谢不厌其烦教导我的老师。2001年院方破格提拔做结构主任副所长,工作至2004年底。
2.在2005年应聘在房地产公司,聘请我为企业结构总工程师,在职期间任劳任怨得到副总经理、地产总经理的多次表彰。在此期间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,进行设计变更,变更后存在一些部分拆除改造,牵涉到梁板柱抗震加固,在当时加固行业还属于新生行业,并不被太多人了解及认可。以前在院里只是接触过一些文献资料,并未亲身体验或者说,根本不了解具体工艺,经过多方调研,查阅资料,我豁然开朗,说与我的机会来了,具有多年设计经验,再加上做过现场代表,凭借我对建筑工程的热爱,我决定放弃以前的工作转行。与2006年成立了北京欣兴奥建筑结构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至今。
3.经营公司过程发现加固设计一般设计人员不懂,他属于来源于规范高于规范的行业,我就去找以前做过的甲级设计院,与他谈合作设计,且谈非常愉快,并且认命我为副院长,并占有设计院一部分股份合作至今。在以后的几年里我由于多家投资房地产单位、检测单位、设计单位、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或达成战略联盟合作单位。
二、擅长课题及主要结构形式
1.近些年参编的规范及研究课题(2008年-2021年)
1)参编国标《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(GB/T38591-2020)》
2)参编北京市地标《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(DB11/689-2016)》
3)荣获既有建筑抗震韧性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(成果水平:国际先进、国际领先)
4)荣获“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”(一等奖) 编织式复杂拓扑空间网壳设计与建造关键技术与应用
5)荣获“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”(一等奖) 既有建筑抗震韧性提
升关键技术与应用
6)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--特约研究员
7)中国未来研究会产学研分会--特约研究员
8)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中心--副秘书长
2.设计及施工主攻结构形式(打造EPC总承包)
1.主要为:砌筑结构、框架结构、框剪结构、钢结构、钢混结构、装配式结构、空间网壳结构等抗震性能提升结构形式。
2. 涉及抗震改造提升:商业改造、校舍改造、墙梁改造、老旧小区改造、老旧厂房改造、近代遗址保护、建筑文物保护等。
三、经典业绩概述列举:
1、汶川大地震:于2008年汶川地震,北京对口援建及遗址保护德阳、什邡两个城市灾区,遗址保护工作,国家委派专家团前往,本人担任专家团结构组组长,开展震后遗址保护,震后结构及构造评估,震后遗址保护方案设计,参与遗址保护加固施工。
2、故宫博物院延禧宫(原名水晶宫),建于清代中期;属于国家级文物,与故宫博物院设计及其他大学院校、设计研究院老师共同研究,故宫博物延禧宫可逆性保护方案
3、北京2012.7.21特大暴雨洪水,拒马河索道桥为2013年评定的近代文物,毛石灌注桥墩被洪水冲击导致位移或倾斜,完成了桥墩纠偏设计及施工。
4、世界机器人永久会址:2016年北京亦庄工业园区,北人集团旧址厂房改造加固,完成了设计及施工工作。其他诸多建筑工程案例不再列举。
历经二十余载沧桑砥砺,二十余载风雨兼程,凭着对建筑结构专业的热爱与执着,近千例结构新建与抗震改造经验的积累,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梦想! 坚持不懈,引领加固、砥砺奋进,愿永抗震改造行业的探路者。
服务热线
010-6421-9150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手机:13810075149 13910064156
邮件:xxajggs@163.com
地址:北京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2号佳境天城